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j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通知公告
首頁 >> 通知公告 >> 正文

關于發布多相反應過程中的介尺度機制及調控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作者:  發布:2018-08-17 16:31:50  點擊量:

申報注意事項:

1、認真閱讀項目指南,并按要求填寫申請書。

2、電子版申請書務必于20189201200前在ISIS系統中提交,并聯系科發院基金辦進行審核。

3、請于20189201500前提交紙質版申請書(雙面打印)一式三份,同時保證紙質申請書與電子版內容一致。

4、重大研究計劃紙質版申請書由科發院統一報送。

5、聯系人

學院:黃禮平,陳小鋒  電話:027-87543032

學校:游  超,邱進俊   電話:027-87543437

                             化學與化工學院


多相反應過程中的介尺度機制及調控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

  過程工業涵蓋能源和資源轉化利用等重要基礎產業,但效率低、污染重、資源浪費嚴重,多數過程的工藝技術開發周期長、風險和費用高,這些問題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多相反應是其中最普遍與最核心的過程,探索這些過程中介尺度結構的形成機理、實現其科學定量描述與定向調控已成為過程工業發展的前沿。

  多相反應過程中的介尺度機制是指由大量單元組成的系統在個體單元與整體系統之間的尺度范圍內復雜時空結構的形成與演化規律。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的介尺度問題,其一,分子尺度到顆粒(包括氣泡、液滴等離散單元)尺度間的材料結構或表界面時空尺度;其二,顆粒尺度到反應器尺度間形成的非均勻結構的時空尺度。本重大研究計劃將闡明其機理,發展模擬計算與實驗表征方法,進而建立相關模型與理論,重點揭示介尺度結構對流動-傳遞-反應行為的影響及其耦合規律,建立多相反應過程定量設計、優化和調控的方法,形成以介尺度科學為基礎的過程工程學科新方向,服務于相關工藝和過程的開發。

  一、科學目標

  針對多相反應過程中的材料和反應器兩個層次中普遍存在的介尺度問題,明確不同系統中介尺度結構的定義和特征,闡明多尺度過程的介尺度作用機制,尋找量化規律,建立共性理論;鼓勵學科交叉,突破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解決重大工程應用中的關鍵問題。

  二、核心科學問題

  本重大研究計劃將重點針對多相反應過程中介尺度行為和效應顯著的氣固、氣液、氣液固和復雜流體等系統,瞄準相關應用過程中的共性基礎問題,在深入剖析現有典型工藝的基礎上,對材料表界面和顆粒聚團兩個介尺度問題以及它們在顆粒尺度進行流動-傳遞-反應耦合的規律進行研究,解決以下三個關鍵科學問題:

  (一)材料及表界面介尺度結構的形成機理與反應的定向調控;

  (二)反應器中介尺度流動-傳遞過程的多機制耦合與調控;

  (三)上述兩個層次間關聯的理論與方法。

  三、2018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為進一步聚焦介尺度核心科學問題,在原資助項目的基礎上,本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擬進行集成,主要針對重大應用過程中材料/表界面層次和反應器層次的具體介尺度實例問題,發展和驗證介尺度機制的基本原理,建立基于介科學原理的先進智能化計算方法,解決重大應用中的瓶頸科學問題。所有集成項目須包含以下五個研究內容:

  (一)典型過程中介尺度結構對傳遞和反應的影響;

  (二)介尺度機制的基本原理;

  (三)兩個層次介尺度問題的耦合;

  (四)基于介科學的模型化和計算方法;

  (五)重大工業應用范例。

  四、遴選項目的基本原則

  集成項目要在重大研究計劃支持下已經取得的重要進展基礎上,進一步聚焦介尺度核心科學問題,明確對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目標和解決核心科學問題的貢獻。為確保形成介尺度科學的總體目標,本重大研究計劃要求所有申請應針對介尺度行為的本質機理,旨在揭示規律、建立物理模型和預測方法,并實現工業應用。具體要求如下:

  (一)集成項目須明確所研究過程的控制機制及對應的極值趨勢,致力于闡明兩個或多個機制間競爭中的協調的物理和數學表達;

  (二)具有原創性的介尺度理論和方法,能深刻揭示介尺度過程中不同機制相互作用的規律,提出嚴密的理論模型和可行方法;

  (三)針對多相反應過程中材料表界面和反應器兩個層次中介尺度問題及其關聯的研究;

  (四)鼓勵融合化學化工、物理及數學等不同學科的交叉合作研究,特別是對介尺度科學共性數學和物理問題的研究,整合相關力量、組建優勢互補的科研隊伍,開展更加有針對性的聯合攻關研究的集成項目;

  (五)希望通過本重大研究計劃,形成新的理論和方法,解決我國過程工業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應用問題。

  五、2018年度資助計劃

  2018年度擬資助集成項目3-5項,直接費用的平均資助強度約為1000萬元/項(由指導專家和評審專家組根據評議情況確定資助額度),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911-20211231

  六、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規定。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申請或參與申請本次發布的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不限項。

  (三)申請注意事項。

  1.申請書報送日期為2018915-2016時。

  2.項目申請書采用在線方式撰寫。對申請人具體要求如下:

  (1)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當認真閱讀本項目指南和《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申請須知和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內容,不符合項目指南和相關要求的申請項目不予受理。

  (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將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具體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3)申請人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沒有系統賬號的申請人請向依托單位基金管理聯系人申請開戶),按照重大研究計劃申請書的撰寫提綱及相關要求撰寫申請書。

  (4)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集成項目,附注說明選擇多相反應過程中的介尺度機制及調控,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集成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4個,主要參與者必須是集成項目的實際貢獻者。

  (5)申請人應當在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首先論述與項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學問題的關系,以及對解決核心科學問題和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目標的貢獻。

  項目申請書選題應符合本重大研究計劃的實施原則,具有明確的關鍵科學問題。申請書的目標和內容應瞄準核心科學問題,突出有限目標,強調創新點與前沿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6)申請人應當認真閱讀《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預算編報須知的內容,嚴格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科教〔201619號)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編制說明》的要求,認真如實編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

  (7)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后,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下載打印最終PDF版本申請書,并保證紙質申請書與電子版內容一致。

  (8)申請人應及時向依托單位提交簽字后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以及其他特別說明要求提交的紙質材料原件等附件。

  3.依托單位應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核,并在規定時間內將申請材料報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具體要求如下:

  (1)應在規定的項目申請截止日期(201892016時)前提交本單位電子版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并統一報送經單位簽字蓋章后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報送的紙質附件材料。

  (2)提交電子版申請書時,應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

  (3)報送紙質申請材料時,還應包括本單位公函和申請項目清單,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可將紙質申請材料直接送達或郵寄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采用郵寄方式的,請在項目申請截止時間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郵寄,以免延誤申請,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材料

  4.申請書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負責接收,材料接收工作組聯系方式如下: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行政樓101房間)

  郵  編:100085

  聯系電話:010-62328591

  5.本重大研究計劃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五處

  聯系電話:010-62327168

  (四)其他注意事項。

  1.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一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并認真開展學術交流。



版權所有 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COPYRIGHT 2014-2021
通訊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喻路1037號華中科技大學西一樓208室
郵編:430074
聯系電話:027-58868736
學院郵箱:[email protected]

  •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