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面向能源小分子的金屬納米催化劑原子尺度精準調控
報告人:吳宇恩教授
報告時間:2019年10月18日(周五)上午9:30
報告地點:化學樓2樓1號會議室
邀請人:楊利明
報告摘要:吳宇恩教授課題組,近些年來一直專注于催化劑的理性設計及精細調控,并將其應用于能源小分子“化學鍵”的精準活化。基于對催化劑成核與生長的認識,發展出了全新的“化學刻蝕與原位成核”的合成方法對燃料電池Pt基催化劑的表面精細結構進行改性,實現了對Pt基催化劑幾何結構和電子結構的雙重調控,實現了相較于商業催化劑質量活性24倍的提升。發展了全新的單原子、團簇催化劑的合成方法,首次將金屬載量從1%以下提升到了具有實用價值的5%以上。基于對配位與成鍵的精確調控,實現了單原子、團簇催化劑精確配位結構的調控,從活性、選擇性、穩定性上實現了調控與優化。實現了酸性條件下穩定的非Pt氧還原催化劑的開發,基于這個材料組裝的氫空燃料電池創造了目前非Pt催化劑所能達到的最高功率密度。
報告人簡介:吳宇恩,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系。2014年在清華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2014年9月至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工作。一直專注于納米晶催化劑的可控制備,對于功能無機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結構與性能的關系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入的思考。近年來,專注于金屬單原子、團簇催化劑的合成方法學研究,并將催化劑應用于以燃料電池相關的小分子活化反應研究。近5年來,以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包括Nat. Cat. 2 篇,Nat. Commun. 4篇、J. Am. Chem. Soc. 7篇、Angew. Chem. Int. Edit. 7篇, Adv. Mater 3篇,Joule 1篇, Chem 1篇等,論文共計SCI引用4000余次。2015年獲得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017年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專項青年項目資助并任首席, 2017年獲得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資助。擔任國際重要期刊Science Bulletin (國際Q1區) 副主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國際Q1區) 編委, Small methods客座編輯, 無機化學學報青年編委等。